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本田皓影中保研碰撞A柱弯折,国内“特供兄弟车”能不能买?

2020-06-17 09:13  阅读:446 

在中国市场,大多数自主品牌都奉行“多生孩子好打架”战略,即尽可能地多发新车、增加品牌的曝光量,然而海外车型的不是想引进就引进的,所以合资车企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,在近些年来大量推出“特供车”,有些还取得了辉煌的成果,比如大众朗逸,只是这些”相对便宜且喜闻乐见”车型,质量究竟如何呢?

本田自从学习丰田,搞“双车战略”后,一时间通过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两个窗口,推出了一系列在姊妹车型,比如享域和凌派、缤智和XR-V、冠道和UR-V等等。同样因为东风本田手握CR-V这张销量王牌,让广汽本田在2019年11月推出了本田皓影。

皓影的A柱也被“中保研”撞弯了

此次中保研C-IASI先期公布了广汽本田皓影的测试录像和照片(具体测试分析结果还没出来),但通过已经流出的照片,我们就可以看到,这款上市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已突破万台销量的“特供车”,质量还是比较堪忧的。业内人士其实早就猜到了,毕竟在中保研C-IASI的评测下,至今仍未有一款“特供车”获得过优秀的成绩。

这期参与碰撞测试的车型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本田皓影 2020款 240TURBO CVT精英版,也就是该车型的次低配车型,指导价为17.98万元。安全配置方面包括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、前排侧气囊。

首先,在有“简配照妖镜”之称的正面25%偏置碰撞试验中,皓影的A柱确实是弯了。虽然没有之前大众帕萨特那么放飞自我,但既然A柱的形变已经到达肉眼可见的程度,那肯定拿不到“优秀”的成绩。这说明皓影车头的纵梁和相关补强措施存在问题,以至于碰撞能量传递到了乘员舱,只能让A柱来吸收。

 (正面25%偏置碰撞视频)

再看乘员舱内,在碰撞之后,中控台俨然已经成为了儿童餐桌,膝盖和腿部都受到明显的挤压。这说明撞击对乘员舱侵入明显。如果真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样的事故,驾驶员此时一定已经被困。

信心满满的广本为什么会翻车?

而在广汽本田的官网上,官方对皓影上所谓的ACE车身结构是非常有信心的,并且当做是一个“卖点”。同时,皓影在C-NCAP中已经拿到五星,为了到了中保研这里就弯了呢?

原来,在C-NCAP中,皓影参加测试的是正面40%碰撞,此时中央纵梁承受了大部分撞击能量;而在中保研的25%碰撞测试中,撞击点恰巧不在中央纵梁上。因此大部分撞击能量最终被翼子板梁和车轮来承担,导致了前轮脱落。翼子板梁严重变形,并进一步将能量传递到了乘员舱和A柱上。当然,我们还是要等待中保研的测试报告出来,才能知道具体的原因。

(侧面碰撞试验视频)

而在侧面碰撞试验上,本田皓影驾驶侧的车门凹陷程度较深,虽然车顶并未出现隆起的情况,但车门凹陷程度已严重接触车内成员,从正面观察,B柱内凹明显,以及后排成员影响也同样如此,因此猜测本田皓影在侧面碰撞的测试下,依旧难有出色成绩。

大家别忘了,同样是这一代车型,皓影的“外国表哥”——2017款CR-V在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获得了“优+”评价,怎么就橘生淮北则为枳了呢?

最令人心寒的,其实就是广汽本田了。一直以来,广汽虽然不是最努力的车企,也算是国内最“讲究”的车企之一。如果说今天曝出的是东风本田CR-V的A柱弯了,我是一点都不惊奇。这让国内多少车主寒心?看来不管是哪家合资品牌的“特供车”,多少还是和全球车型比起来,存在一定风险的。

事到如今,本田车型在中保研C-IASI 似乎“全军覆没”,包括思域、雅阁、INSPIRE等等车型,都没取得过G的评价。想必本田公司此时也是恨透了中保研。当然,对于皓影的最终成绩还是需要等待评测结果才可知晓。


21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